【最美實幼人30】敬業奉獻模范:宋小艷
山溝溝里不熄的紅燭光 時值隆冬,夜闌更深。濟源市南部的山區坡頭鄉泰山村小學被黑魆魆的夜幕所籠罩。披著皚皚白雪的簡陋校舍里,卻...
山溝溝里不熄的紅燭光
時值隆冬,夜闌更深。濟源市南部的山區坡頭鄉泰山村小學被黑魆魆的夜幕所籠罩。披著皚皚白雪的簡陋校舍里,卻折射出一束刺破夜空的紅彤彤的燭光,給人一種暖融融的感覺。扎著牛角辮子的民辦教師宋小艷還在悄悄忙碌著,她一邊改著作業,一邊壓低咳嗽聲,給睡在自己腳頭的一位小女孩掖著被子。這位感冒幾天的留守小女孩,父母外出打工,年歲大的爺爺奶奶因為雪大沒能來接,同樣感冒了的宋小艷老師便又留下來給她買藥做飯照顧她。1998年,剛從濟源中等工業學校畢業的宋小艷懷揣著教育夢想,自告奮勇地到坡頭較為偏僻的泰山小學任教。“吃的是咸菜土豆,工資200不夠,太苦了吧”爸媽心疼勸她改行。“白天與蚊蠅共舞,晚上也不能洗澡,條件太差了吧”女閨蜜勸她:“咋倆干脆下海經商吧。”她開始有點猶豫,但當看到家鄉孩子們眷戀的眼神,看到老校長多年挽留不住教師的黯然神傷,她還是堅持了下來。山區條件較差,每逢大雨連綿或者大雪封山,不少留守兒童或上不起學,或無人來接,或患上疾病,熱心的宋老師盡力為他們分憂解愁。 “小艷真是個好閨女!她工資那么低,還給我有病的孩子捐款50元!”“我家孩子的藥費是小艷掏的!”“小艷真是個好老師,不僅水平高,還特別愛孩子”……挑著家鄉父老殷切的期許和孩子們沉甸甸的夢想,不計個人得失、不畏風霜雨雪的她,就像綠葉一樣,以教師特有的大愛的情懷,精心呵護著含苞待放的蓓蕾。那山溝溝里流淌的縷縷燭光,溫暖了父老鄉親的心扉,點燃了山區孩子們希望的夢想,也照亮了她和孩子們前行的路。
黃河岸邊飛翔的嬌燕
魏巍王屋山下,蜿蜒流淌的母親河孕育了無數淡泊以明志、寧靜以致遠的黃河兒女,宋小艷老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常言說得好,是金子總要發光的。由于宋老師愛崗敬業,業務精湛,贏得了各方的高度贊賞,被調到最偏僻且很長時間沒有英語老師的坡頭三中任教英語學科。離開泰山小學那天,泰山村的父老鄉親傾巢而出,捧著大棗和花生含著熱淚非要塞給小艷老師,淚水盈盈的老師和孩子們送了一程又一程,那依依惜別的深情讓小艷感動萬分,淚流滿面。她在心里再次暗暗承諾,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,就一定要敬畏教育,初心永存,為黨分憂,造福鄉鄰。她欣然受命于危難之際,風風火火開始了“自學自賣”的英語教學。華燈初上,游人如織。人們三三倆倆出去乘涼。已是公辦教師的小艷喂母親吃了飯,便在村頭醫療所為臥床兩年的媽媽輸液。隨后便沉迷于英語自學。“小艷,你看看液體都快沒了,你也不叫醫生?你不怕出危險嗎?”丈夫的責備聲喚醒了小艷,兩個人很快叫來了醫生。
讓非英語專業的宋小艷教英語,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教學之初,她為別人所說的“敲不到棗子”而倍感難堪,為此也曾哭過鼻子。但為了組織的信任和家鄉的孩子,性格不服輸的她幾乎是“白+黑”、“五+二”,夜以繼日,廢寢忘食,自買書籍,四處求教,甚至在伺候病患老人時也是手不釋卷,為此她也常常受到長輩和親戚的責備。功夫不負有心人。一學期后,她通過艱苦努力迅速成為了學校骨干教師、英語教學能手。孩子們也愛屋及烏,喜歡上了英語,她教的班級的英語成績總是全鄉第一,也多次在全市名列前茅。她教過的學生在高校英語專業畢業后,有不少人成為全市英語學科帶頭人,有的還成為了央企等公司的高管。在山區的近10年來,她把愛的情懷播撒在坡頭的綠水青山,回報她的是鮮花、掌聲和市鎮級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。黃河岸邊的小燕子,以經年的付出和守望詮釋了新時期師德內涵,在黃河風浪的磨礪之中,變得更加矯健和美麗。
百花園里的“護花使者”
“生了,生了!”“謝天謝地,母子平安了!”聽到市二院婦產科傳出的歡快呼喊,躺在產床上的宋小艷老師如釋重負。想想做為一名年近40的大齡產婦,這次懷孕過程確實不易,為不耽誤工作,她沒有請過一天假;高負荷的連軸轉,讓她在臨產前的最后一個月腿腫腳漲,連鞋都穿不上。但想想工作放在這,不能給別人添麻煩。她硬是克服了各種困難,沒有耽誤一點工作。親朋好友埋怨她不知心疼自己,領導同事說她太膽大,臨產之際也沒提前請假,回想起手術臺上十二個小時的疼痛和憂患,她都呵呵一笑說這不算啥。2008年調到濟源市實驗幼兒園工作的宋老師身兼多職,當老師,她是孩子心中和藹可親的“燕子老師”,優質的教育質量讓家長朋友贊不絕口;當保育員,她是班級小伙伴中的熱心大姐,有困難的事我先來,與同事和諧相處,班級連續獲園級嘉獎;兼職會計,她認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,高質量做好財務管理,不出一點差錯;分管創建工作,她仔細梳理創建臺賬,結合幼兒園實際開展創建活動,創建成效顯著,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好評和夸獎。在幼兒園工作的十多年里,風風火火的她就像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,任勞任怨,無悔無怨。她在孩子剛剛滿月后就上班,也常常帶著婆婆、抱著娃娃,自覺到單位加班加點。文明城市創建與志愿者隊伍里有她帶隊忙碌的身影,文明單位創建與抗疫戰中她沖鋒在前,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化作泥土,滋潤了實幼的百花園!
時空變遷,綠葉常在。甘當綠葉垂蔭他人的宋小艷老師情懷依舊,初心不變。她將堅守在教育的精神高地,奮力翱翔于濟源教育的藍天!